[文化新闻]弓裘袭艺
[典源] 《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谓喻] 形容事业父子相传。亦作“弓裘”、“弓冶”、“箕裘”、“良弓良冶”、“弓袭之美”、“嗣弓冶”、“袭良弓”、“弓冶寄”。
攻难守易
[典源] 《藏书·九国兵争》载:战国时,长平之役惨败后的赵国,想通过掠夺燕国国土,来弥补损失。赵国相国平原君就此问题,向大将冯忌征求意见。冯忌说,秦国凭借七战七胜的军威,在长平之战后,乘胜围攻邯郸城,而我们只靠散兵败卒坚守,秦军不仅没有攻破,反而消磨了锐气。这是什么缘故?就是由于攻起来难而守起来易。冯忌进而分析说,赵国既没有屡战屡胜之威风,而燕国也没有遭受像长平之战那样巨大的伤损,拿我们疲惫不堪的军队,去攻打强燕,不仅占不到什么便宜,不会让强秦钻我们的空子。那样做,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平原君赵胜觉着冯忌的话很有道理,便取消了攻打燕国的想法。
[谓喻] 比喻坚守以逸待劳,与攻取相比而较容易。
公生明,偏生暗
[典源] 《荀子·不苟》:“公生明,偏生暗,端悫(音确)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感;此六生者,君子慎之,而禹、桀(音杰)所以分也。”
[谓喻] 喻批公正就耳聪目明,偏私就昏暗愚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