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您来到邯郸之窗! 
资讯 视频 文化 科技 体育 娱乐 旅游 原创 财经 美食 分类 人才招聘 汽车 建材家居 房产 返回首页

邯郸涉县赛戏:一声锣鼓震云霄

来源:河北新闻网编辑:保存2017-02-14 10:35:33
分享:

 
  涉县南庄村“高抬”——12个孩子组成的“杨门女将”

  元宵节下午3点,涉县县城西南,上清凉村内那座1963年修成的木质舞台上,古老的赛戏鸣锣开场。

  没有丝弦,只有两面大鼓,两张马锣,敲打出震耳欲聋的咚锵之声。当天上演的是三国戏《取三郡》,讲的的曹操兵败赤壁后的故事。台上,是村里的17个后生,绝大多数是十八九岁,最小只有十三岁。

  “赤壁周郎用火攻,孔明借起东南风,黄盖密献苦肉计,阚泽诈降到曹营……”舞台上的“曹操”近乎嘶吼的念白苍凉而粗犷。随后刘备、诸葛亮、周瑜……伴着锣鼓一一登场,文官穿袍,武将着“靠”,或唱或念,一转身一甩袖,极富韵味。

  台下的老人既是伴奏,也是严格的师傅,偶尔会冲着台上的演员呵斥两声,或是站位不对,或是嫌声音太小,满满的传承之意。

  开场时观众不多,渐渐的人多了,村里的老老少少们,老人们聚精会神,孩子们和等着上台的演员们打闹着。上清凉的赛戏是大戏,一场演完要一个半小时。一台戏终了,演员卸妆回家,舞台归于寂静,空气中少了那震天的锣鼓和嘶吼的念白,让人怅然若失。

  涉县赛戏,也称排赛、排赛戏。是涉县境内唯一土生土长的古老剧种。关于起始年代,一说在立县时就已存在;另一说始自宋元时代,延至明代日益昌盛。

  赛戏表演原始,动作粗俗,韵调简单,包括小唱、唱诗、白说等形式,但科白念诵多而歌唱少,与民间的原始宗教、道教祭祀活动结合较为紧密。赛戏中,山神与女娲奶奶是供奉的主要对象。戏中的韵白、唱词等内容流传下来的多属东汉、三国时期的祭祀戏类。这种古老的剧种,被称为我国仪式戏剧的活化石。

  化妆后自拍的年轻人

  涉县的排赛戏流传至民国时期,全县尚有八九个村能演,后又经战争或政治运动,至20世纪80年代,只有涉县的上清凉、寨上和弹音村能够演出了。

  上清凉村赛戏历史悠久,赛戏的行头里,不乏有好几十年的“老家伙”。村里一般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演出三场,两场是老人们演,一场交给了村里的后生们,吸引了很多人慕名而来。

  在演出现场,记者遇到了专程从县城赶来的67岁老戏迷李春义。李春义说,上清凉和弹音的赛戏各有所长,前者质朴,后者丰富,他每年都看。“喜欢听赛戏,也很钦佩这些传承人。”

  村里赛戏的传承人叫王海平,他说赛戏在村里传承已久,代代相传,他从小听着赛戏长大,也从父辈嘴里承下了这么个戏。最高峰时,村里七八十人能登台唱戏,可惜后来渐渐式微。

  让人欣喜的是,2007年6月和2008年6月,涉县赛戏先后被河北省和国务院分别列入第二批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如今村里后继有人。78岁的程明山老人兄弟四人本是赛戏的宝贝,如今老人的侄子这一辈年轻人也加入进来。村里又成立了30多人的戏班,一本本传下来的戏本重新被翻开,那些沧桑的戏服、行头们又有了重见天日的机会。

  当天的戏中,演刘备的王文龙还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学戏已经好几年。说到赛戏有哪里吸引了他,少年说,行头?武打?三国?最后说了句:“就是喜欢!”(记者王阳/文 范文平/影)

  上台前老艺人给年轻人讲戏

  从高抬下来的孩子

  赛戏,传承

  赛戏老艺人给年轻人上妆

关闭
关闭
资讯 视频 文化 科技 体育 娱乐 旅游 原创 财经 美食 分类 人才招聘 汽车 建材家居 房产 返回首页 视频

地址:邯郸市水院北路甲23号 客服热线:400-707-4888 经营许可证:030030号
邯郸之窗  www.hdzc.net  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在线交流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010-82615762 通信管理局ICP证:冀B2-20080045 冀ICP备1201550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