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在鸡泽县浮图店镇的农田里,农户正驾驶红薯收割机收红薯。 魏晓 摄
近年来,鸡泽县通过培育红薯全产业链,让昔日“不起眼”的红薯变身为带动农民增收的“金疙瘩”。
“今年我们种植了1000多亩红薯,亩产能达到8000斤,鲜薯直接供应当地薯片厂,仅种植环节每亩收入3000多元。”鸡泽县社农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梁祝庆介绍,当地通过构建“育苗—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红薯深加工后每吨售价达到1万余元。
图为鸡泽县浮图店镇的红薯地里,农户正在分拣收获的红薯。 魏晓 摄
依托本地优质红薯资源,鸡泽县积极发展薯片加工产业,带动规模化种植红薯4000余亩。以浮图店镇柏枝寺村为中心,当地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产业培训等举措,培育起40余家薯片生产企业,日产量500吨,吸纳周边760余名群众稳定就业。销售端采用“线上+线下”双渠道,实现日销售薯片120余吨。
在鸡泽县浮图店镇的河北火星食品有限公司薯片加工车间,红薯经过清洗、切片、油炸等标准化工序,转眼变成金黄酥脆的薯片。该公司生产的10斤装产品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单厂日销量超过200箱。
鸡泽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文杰表示,当地推行“保底+分红”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户除每亩1000元的保底收益外,还能获得约200元的分红。通过“统一育苗、统一种植、统一技术、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五统一”服务,全县红薯种植规模已扩展至4000余亩。该县针对脱贫人员增收,积极研究制定开发式帮扶措施,出台了《鸡泽县支持鼓励产业就业奖补实施办法(试行)》,拓宽增收渠道,对稳定就业的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每月发放300元的稳岗补贴,提高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据介绍,当地计划到2026年实现红薯产业产值破亿元,带动就业2000人以上,让红薯产业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从田间收获的繁忙到加工车间的红火,鸡泽县正沿着特色农业产业化之路稳步前行。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让更多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版式:李向佩
■初审:李占宁
■复审:王荣安
■监制:田 浩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