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信银行石家庄分行,一支穿着运动鞋走遍全省的普惠青年先锋队,以普惠金融为笔,在这幅乡村振兴长卷上勾勒新章。
冷链融通,资本活水润燕赵
凌晨四点的首衡智慧冷链产业园,零下24摄氏度的冷库中,来自内蒙古的羔羊肉与渤海湾的对虾在银色货架上整齐列队。这些凝结着晨霜的农副产品,在中信银行石家庄分行“经销e贷”的创新设计中,正从沉默的库存转化为跃动的资本——依托核心企业园区内封闭管理的生态环境,每吨冻品可激活最高50%的质押融资额度。当冷链物流园区的物联网系统与银行风控平台完成数据握手时,价值百亿的冻货资产在数字孪生世界中获得了金融生命,园区内近千家小微商户的现金流随着冷链货车的引擎声重新沸腾。在核心企业承诺实际兜底的基础上,整体项目获批1.2亿增信额度,且全部额度使用完毕达成信贷资金投放。
这不仅是“涉农资产资本化”的理论实践,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金融注脚。通过将北京新发地市场的疏解功能承接至高碑店,该行以动产质押为纽带,让河北的冷链仓储能力与首都的民生保供需求形成共振。园区负责人指着电子大屏上跳动的物流数据感慨:“过去这些冻品只是仓库里的‘冰疙瘩’,现在成了保障京津‘菜篮子’的金融活水。”
破茧成蝶,供应链脱核再进阶
当首衡园区二期商户开始建立独立购销渠道时,普惠青年先锋队敏锐捕捉到变革契机。这支由“客户经理+产品经理+风险经理+技术经理”的联合营销团队及金融创新团队组成的队伍,在零下25度的冷库中测算货值波动率,在凌晨四点的市场里观察交易流水,在进口水果的价格波动中把握商机,最终研发出了“兴农贷”打分卡模型。通过收集借款小微企业财务情况等综合数据构建的“多点带面”评估体系,将企业持续经营能力量化为可计算的信用分值,实现了“供应链脱核不离核”的智慧转型。
主营泰国榴莲的易得商贸成为首批受益者。脱离核心企业兜底后,凭借稳定的进出口订单与良好的现金流,仅一周内获批300万元信用贷款。这种“去中心化”服务模式,既释放了商户自主经营活力,又通过资金闭环管理守护金融安全。截至2025年一季度,33家完成“金融断奶”的小微企业,正在京津冀冷链生态圈中展翅翱翔。
千年药香,数字赋能焕新颜
在“华夏药都”安国市,百年中药作坊的木质药柜与现代金融科技展开时空对话。该行为中药饮片产业集群定制的“安国中药打分卡”体系,将客户的综合财务数据、股东专业技术背景和产业上下游管理体系等纳入授信评估,让13家中药企业在获得总计超6000万元信贷支持的同时,守护住了传统文化的薪火。某老字号第六代传人手持批单感叹:“祖辈留下的‘白芍切片’绝活,如今成了获得银行认可的硬实力。”
“塞外菌伞,金融春雨育新苗
燕山腹地中的承德香菇产业园,中信“园区快贷”如春风化雨。作为河北省首单落地贷“园区快贷”产品,中信银行石家庄分行将总行标准化产品同河北当地市场相结合,充分挖掘当地企业需求痛点。当燕塞生物科技将1000万元信贷资金注入FD冻干生产线时,一朵朵香菇在零下40度的急冻中完成华丽蜕变,附加值提升8倍的冻干香菇远渡重洋,带动周边7个村庄形成订单农业集群。种植户老李在手机银行上查收货款时笑道:“从前鲜菇只能赶早市,现在这些‘小伞盖’成了能生钱的‘定期存单’。”
初心如磐,青春绽放乡土间
从芝加哥经济学派的金融模型到高碑店冷链市场的货值测算,从华尔街的风控理念到安国中药饮片厂的授信评估,这支平均年龄32岁的先锋队,正在将全球视野转化为乡土实践。青年突击队在冷库中建立的冻品估值模型,已成为总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典型案例;90后产品经理们开发的“供应链脱核”资金闭环系统,让3亿元信贷资金精准灌溉实体经济。当他们的身影与凌晨四点的冷链商户重叠在产业园的晨曦中,一幅金融报国的青春画卷正在燕赵大地徐徐展开。截至2025年一季度,超50亿元普惠贷款如血脉般滋养着河北省多项实体产业,2万余个新增就业岗位在乡村振兴的土壤中生根发芽。
从首衡冷链的资本化探索到安国中药的数字化重生,从供应链脱核模式的迭代升级到京津冀产业协同的深度融合,中信银行石家庄分行用有温度的金融笔墨,在燕赵热土上书写着新时代的普惠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