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您来到邯郸之窗! 
首页 >财经 > 财经资讯 >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刘海涛新五维“逆向思维”疗法治三高获良效

来源:网络 编辑: 2025-09-18 16:02:06
分享:
  三高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总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三高发病率呈上升态势,成为城乡居民健康严峻威胁。

  西医治疗三高的特点是见效快,不足之处是副作用大。比如有些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后,会出现恶心呕吐、心慌气短、焦虑不安、面色红赤,以及血脂异常、下肢水肿、肝肾损害、生理功能障碍等现现象。

  而中医治疗三高优势明显,比如中医药治疗高血压效果稳定、副作用小、可有效消除西药副作用,特别适合老年人、基础血压较高、长期高血压未经治疗的患者。所以相对而言,三高患者更信赖中医,更愿意选择看中医大夫,尤其是临床经验丰富的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专科专病合作发展平台委员、新五维疗法传承人、太乙堂特邀专家刘海涛主任,就是一位深受三高患者信赖的中医大夫。

  刘海涛主任出身于中医世家,幼承庭训,热爱中医,立志传承国粹,献身岐黄。为了成为一个精通歧黄之术的名医,刘海涛坚持读经典、跟名师、勤临证、多笔耕。在30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既耳濡目染、学习掌握名师、大师临床思辨及方证变化,又参考运用历代名家、大师独特经验,在俯身临床的同时,不断总结临床、升华临床,“进与病谋、退与心谋”,在古今大师临证经验上,娴熟地融会寒温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体系开展辨证施治和方药运用,形成了成竹在胸的诊治特色,在临床上以药简效宏而获得患者信赖与认可。

  刘海涛主任经长期精勤探索、疑病索解,对三高的病因病机有独到而深刻的认识与把握,在临床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中医“三高逆向疗法”。比如西医习惯于对高血压患者采取降压的措施,而刘海涛主任则认为,当血脂浓、血流变慢时,肾脏会不断收缩肌肉组织来加大血压,帮助血流恢复正常。这时如果一味人为地降压,容易造成肾衰竭。此时惟一正确的治疗方法,是通过中药来降低血管的粘稠度、改善血管弹性,这样一来血压自然就降下来了。

  高血糖顾名思义,就是血液中血糖太高。有人想当然在认为,高血糖是因为吃了含糖量太高的食物导致的。但刘海涛主任认为事实并非如此,“血液负责把糖输送给各个器官,如果身体出现了问题,导致器官无法或是不能正常吸收糖,这才是导致高血糖的真正原因。西医降血糖的做法并不科学,长期服用降糖的西药,容易损伤肾脏、肝脏,产生更多的问题”。

  刘海涛主任提醒说,治疗高血糖并不需要降糖,而是要解决五脏六腑糖吸收问题!他根据三高患者或湿浊壅塞中上焦、寒凝经络,或肝阳上亢、寒凝腹中等不同症状表现,使用中医药为他们量身定制调治方案,果然屡试不爽,许多被被降压药、降糖药折磨多年的患者,经他妙手施治后,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大夫档案】

  

\

 

  刘海涛

  太乙堂特邀专家

  新五维疗法传承人

  中华中医药学会专科专病合作发展平台委员

  出身中医世家,深得多位名师临证精髓,长年致力于中医内科常见疾病、各类结节、囊肿和各种良恶性肿瘤等疑难杂症的临床诊治为主要研究方向。

  从事中医临床30余年,具丰富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突出中医特色方法诊疗,对各类疑难杂症擅用内、外治法结合,辨病辨证结合;熟练运用中医理法方药,对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的治疗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治疗中医内科疑难杂症,擅长运用中医理论,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严谨精当地处方用药,注重传承创新,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对各种常见病和疑难杂症均有良好疗效,深受患者好评。

  擅长:

  呼吸系统疾病:肺大泡、肺纤维化、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哮喘、慢阻肺。

  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胃病、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慢性肠炎、结肠炎等。

  肝胆疾病:乙肝、脂肪肝、酒精肝、肝纤维化、肝硬化等。

  肾脏疾病:肾炎、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高血压肾损害、肾功能不全等。

  心脑血管疾病:心悸、胸闷、气短、水肿、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脑梗、脑中风、中风后遗症、心衰、焦虑、失眠等。

  其他疑难病:采用新五维疗法针对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灵活运用“针药结合”治疗各类疑难杂症,如睡眠障碍、妇科月经不调、宫寒不孕、更年期综合征等。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转自互联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邯郸之窗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点排行榜

地址:河北省邯郸市人民路新时代商务大厦10楼 客服热线:0310-3181999
邯郸之窗  www.hdzc.net  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在线交流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61号 冀ICP备120155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