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您来到邯郸之窗! 
资讯 文化 科技 体育 娱乐 旅游 原创 财经 美食 分类 人才招聘 汽车 财经 建材家居 房产 返回首页

张福锁:把“科技小院”根扎在田野

来源:新华社编辑:保存2024-01-15 09:39:13
分享:
  瞭望·吾心吾乡

  张福锁:把“科技小院”根扎在田野

  “15年前,我们在曲周起步,依托科技小院向农民零距离推广农业技术。如今,科技小院已从科技帮扶的1.0版、产业兴农的2.0版,升级到乡村振兴的3.0版。”

  “以科技创新促进绿色发展,农业科技人员必须进入乡间,把根扎在田野。”

  究竟什么是“大学问”?张福锁用多年的坚持作答: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学术成果留在百姓家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李凤双 范世辉 赵鸿宇

  你听说过“科技小院”吗?

  “小院”很小,仅是一个院落、几间农房。它最早于2009年由中国农业大学(以下简称“中国农大”)张福锁教授带领团队在河北曲周白寨村创立。科研人员们驻扎小院,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小院”很大,内有推动农业发展的大天地。它因地制宜为广袤农村带来科研人才和配套技术,促进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将“象牙塔”与“泥巴地”链接起来。

  作为一名农业科学家,张福锁始终心系国家、心系农业、心系农民。“我出生在陕西省凤翔县一个偏僻的农村。那里交通不便,缺乏灌溉条件,完全‘靠天吃饭’。从小我就有一个朴素的愿望——让农民吃饱饭。”张福锁说。

  从考入大学、走出黄土高原,到留学海外、归国任教,再到成为全国知名农业学者、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始终心愿不改。

  承绪中国农大石元春、辛德惠院士等老一辈学者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优良传统,张福锁再再发愿:把根扎在祖国的田野间,以科技小院为“火种”,促进农业发展、帮助农民增收。

  “15年前,我们在曲周起步,依托科技小院向农民零距离推广农业技术。如今,科技小院已从科技帮扶的1.0版、产业兴农的2.0版,升级到乡村振兴的3.0版。”张福锁说,“我是老师,也是农民,希望通过科技小院带动更多科研工作者到农村解决实际问题。”

  缘起:去田野乡间“自找苦吃”

  河北曲周是小麦玉米轮作地区,地块分散,多为小农户家庭经营,代表着我国北方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2006年,张福锁、李晓林等中国农大教授在曲周建起300亩高产示范田,将其作为观察样本,以详细了解小农户如何种地、有哪些现实难题。

  两年试验后,由中国农大指导的小麦试验田大获丰收。但细心的张福锁注意到,仅有一墙之隔的周边农户地里,小麦产量却不见起色。张福锁决定搬出实验站,住到农民中间。

  2009年,张福锁带领团队师生,搬进曲周县白寨村一处荒废的院子。“当时院里的草比人还高,地上全是狗屎、猪粪。我们把草铲掉,刮平地面,买了桌子和床,就这么住了下来。”李晓林回忆。

  放着有空调、有电视、有食堂的实验站不住,张福锁就是要把农业技术送到农民手中。没想到的是,团队师生刚下去就碰了一鼻子灰。

  第一关,是教授和研究生们习惯农民生活。“在小院,我们不能按照学校或城市的生活节奏走。否则下了地也找不到人。”张福锁说。

  为适应农民的作息规律,大家白天下地指导生产、做田间试验,和农民一起喝稀饭、啃馒头,晚上或农闲时到农户家里做培训,与老乡一起聊天。渐渐地,村民们悄悄议论:“这些人是真心实意想来做点事的。”

  第二关,是让农民从了解小院到信任小院推广的技术。拿浇地来说,当时年初还没过正月十五,一些村民就扛着铁锹去地里给小麦浇水。小院师生拦住众人:“大叔大婶,这个时候不能给麦子浇水,不仅浪费水,还影响产量。”

  “年年都这么浇,怎么不行了?”

  “冬小麦有两个分蘖期,一个是冬前,一个是冬后返青期。一般情况下,冬前分蘖为优势蘖,完全可以保证高产需要;返青的分蘖成穗率低,多数为无效分蘖。保证高产的关键,就是推迟给小麦浇水上肥,这叫‘水氮后移’。”

  村民们听了将信将疑。

  “我种了一辈子地,还要几个学生娃子来教?”白寨乡北油村村民吕增银告诉记者,当时他见到小院师生,甚至有些瞧不上。

  张福锁意识到,不能一味将技术灌输给农民。在充分吸取农民经验的基础上,他们与农民一起讨论面临的问题,在田地里一起摸索解决方案。

  慢慢地,吕增银发现,小院推广的水氮后移技术省钱省力;实验站培育的小麦优良品种,每亩地省下近10公斤种子,还能增收500多斤小麦,让他这个种地“老把式”开了眼。精量播种、水肥后移、春草秋治……在科技小院师生的帮助下,吕增银的种植习惯也开始发生变化。“从实际效果看,这样的方式更加省时、省力、省钱。有科技小院的师生们做后盾,我心里面可踏实呢。”吕增银说。

  据统计,2009年至今,曲周县先后有8万余名农民得到培训,千余名农民成为懂技术、有能力的“土专家”“科技致富带头人”。当地农民把白寨村的这处院落称为“科技小院”。

  中国农业大学的学生在曲周县苗乐园科技小院记录农作物生长数据 曲周县委宣传部供图

  升级:把“小院”的种子撒向全国

  科技小院在曲周取得了第一场胜利。如何把这个模式在全国推广,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张福锁的答案是:让科技小院与当地主导产业紧密结合。

  为此,张福锁和团队师生走遍大半个中国,一个又一个科技小院在全国多个乡村安家落户——

  在山东乐陵,科技小院解决了当地优势产业——金丝小枣的裂果等品质问题,帮助当地开拓网上渠道,带领农民发展网络,创立“百年福枣”品牌,三次产业融合促进了农民增收;

  在云南省镇康县木场乡,张福锁和团队在当地政府和学校支持下,推动贫困山区特色产业冬桃发展,围绕提高冬桃品质、农民增收开展科学管理、提质增效试验示范,制定并优化了农业产业发展方案;

  在新疆,张福锁与新疆农科院合作,在疏勒县、乌苏市、和田县等地建立起13个扶贫“科技小院”,助力开发包括谷子、马铃薯、棉花、葡萄、鲜食玉米、核桃、红枣、饲草等多个经济作物,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农民摆脱贫困……

  “从1.0版的科技帮扶模式升级为2.0版的产业兴农模式,我们希望科技小院能结合当地实际需求,帮助农民解决发展难题,增加收入。”张福锁说。

  科技小院的初衷集中在“解民生”,如今也成为“治学问”的舞台。为培养研究生动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张福锁团队把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置于生产一线,形成了产学研之间的良性互动。

  一位村民曾对张福锁说:“你太狠心了,把城里孩子放在我们这儿。没暖气、没食堂、没厕所,他们受得了吗?”

  而学生们像张福锁期望的那样,在农村生产一线摸爬滚打,通过实地调研向村民学习,了解农村的种植情况、找准生产问题;在导师团队指导下查阅文献、开展讨论;在一线开展试验研究,获取一手数据,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学中干、干中学,科技小院的学生与村民们“混在一块儿”,产出的科技成果越来越多,本领和能力也越来越扎实。

  再出发:探寻“乡村振兴新样板”

  2021年10月,张福锁受邀为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出谋划策。

  新的挑战让他很兴奋。2021年12月,张福锁和团队师生进驻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转年2月,张福锁团队成立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邀请20多家农业单位的专家为洱海“会诊”,随后成立了致力于服务乡村振兴的科技小院3.0版——古生科技小院。

  驻扎古生村后,师生们第一个任务是找到污染源头。他们在古生片区构建起面积4.8平方公里的面源污染精准监测体系,开展采样工作。

  “下雨了,快起来!”2022年的一天,凌晨四点,科技小院研究生汤博文在睡梦中被暴雨惊醒,他迅速喊醒同寝室同学。

  每逢暴雨,雨水冲刷会将农田里的养分带入洱海。此时,正是外出采样的好时机。黑漆漆的雨夜里,短短10分钟,20多名学生从小院分别冲向田里事先规划好的点位,确保雨停后第一时间采集到水样。

  那一年雨季,师生们往监测点跑了上百趟。一年时间内,小院投入1000多人次,采集水样3200余份,获取水质指标2万个左右,监测到数据5万余条,为洱海面源污染溯清源头、实现分类治理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帮助村里发展绿色高附加值的产业,是科技小院的另一项任务。

  “通过检测农田中的营养元素,我们发现土壤中并不缺少氮磷钾等元素,不必使用那么多化肥。”张福锁说,摸清了洱海土壤、气候特征与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团队创制出水稻、烤烟、玉米、油菜、蔬菜等5种绿色智能肥料,建立起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控水高效利用等技术体系,共同服务于稳产增产。

  2022年,在化学品减量、生态绿色种植共同推动下,古生村水稻亩产达到808.8公斤,比常规生产提升了31.7%。与此同时,监测结果显示,稻田径流污染物负荷也有所降低:减氮11%,减磷55%,磷径流排放减少50%,化学需氧量排放降低52%。

  “以科技创新促进绿色发展,农业科技人员必须进入乡间,把根扎在田野。”张福锁说。

  如今,科技小院已走出国门,与全世界分享中国的乡村振兴经验。2019年,中国农大以河北曲周为基地试办中非科技小院项目,帮助非洲国家培养农业人才。

  “马拉维土壤贫瘠、肥料匮乏,缺少现代农业技术,农民种的粮食不够吃。”28岁的非里,是马拉维农业部门的一名农艺师。来到曲周科技小院后,他感到自己“看到了改变马拉维农民命运的希望”。

  2023年11月7日,马拉维的里萨萨兹科技小院正式揭牌,从中国学习归来的非里入驻小院,准备和当地农民一起开展技术创新和试验示范,推广科技小院模式。

  目前,中非科技小院班已为马拉维、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莫桑比克、布基纳法索等十多个非洲国家培养了72名农学类研究生,并在马拉维建成4个科技小院……

  “张福锁是一名心怀‘国之大者’的科学家。他身带泥土气息、心有乡土情怀,时时刻刻想着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中国农大党委常务副书记张东军这样说。

  究竟什么是“大学问”?

  张福锁用多年的坚持作答: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学术成果留在百姓家。

  来源:新华社

相关文章

地址:河北省邯郸市人民路新时代商务大厦10楼 客服热线:0310-3181999
邯郸之窗  www.hdzc.net  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在线交流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61号 冀ICP备120155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