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您来到邯郸之窗! 
资讯 视频 文化 科技 体育 娱乐 旅游 原创 财经 美食 分类 人才招聘 汽车 建材家居 房产 返回首页

邯郸:你可知道滏阳河上有多少座古桥吗?

来源:邯郸发布编辑:保存2016-11-01 10:37:56
分享:
  滏阳河是邯郸的母亲河。据《淮南子》注释“其泉腾沸,势如釜汤,故名釜”。滏阳河发源于邯郸峰峰矿区的黑龙洞,流经邯郸、邢台、衡水,在沧州地区的献县与滹沱河汇流后称子牙河,全长402公里,其中在邯郸的流经长度约119公里,历史上的滏阳河曾是邯郸至天津的主要航运交通线,“滏水春帆”为当时邯郸县的十景之一,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仍有货船往返。

  近年来通航后的滏阳河夜景

  桥梁往往是水运和陆运的交汇之地,也是人气和财气汇聚的焦点。在缺少大型建筑的古代,桥梁是一座城镇最重要的标志,它凝聚着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滏阳河现存的古桥中,年代最早的为金代建造的磁县南关桥,途经邯郸县境内的桥梁则是明代以后修建的。明代以前,滏阳河是不经过邯郸县境内的。明代时,因雨水充沛,河水时常泛滥成灾,当地官员带领民众疏通河道,拓宽河道,才得以通船,成为当地主要的水运航道。

  据记载,至清代时,滏阳河上的桥梁多达十余座,磁县的南关桥、东关桥、大石桥、南开河桥、邯郸县的张庄桥、罗城头桥,柳林桥,南苏曹桥,北苏曹桥、刘庄桥、冯村桥、苏里桥、鸭池桥、贾葛口桥、永年的广清桥、弘济桥,云桥飞架,凌烟卧波,成为滏阳河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由于年代的久远,不少木桥早已损毁或改建,保留下了那些经得起岁月冲刷的石桥。

  磁县南关大石桥

  (图1)

  滏阳河上最早的石桥为磁县南关大石桥(图1),位于县城南关外。始建于金泰和元年(1201年),桥原高约20余米,跨长50米,桥下有半圆三拱,宛若弯月卧波,所以取名堰月桥。秋高之时,桥拱映入水中,与天上月交相呼应,呈“四月争辉”之状,每至中秋月明之时,居民仍集聚岸边,赏景拜月,祈盼美好。元明年间曾两次重修、重建。清道光十年因地震造成石桥完全坍塌后,改建石桥为三大券,大幅度增高桥身,桥体呈拱桥状,同时改名为涉利桥。

  (图2)

  目前保留的南关桥是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重修的。将拱形桥减低三米,改为平面桥,更名为滏阳桥,桥上两侧各有21根望柱,上面雕有狮、仙桃等造型,是现存古桥中规模最大的石桥。“滏桥秋月”为磁州十景之一(图2),恬静的秋夜里,皎洁的明月与水中的桥影相映成趣。

  东关石桥

  (图3)

  (图4)

  东关石桥(图3)横跨磁县城东的滏阳河上,东连磁州镇西侯召、西通城区滏阳社区,为东西交通要道。始建于明代,该桥为青石质三孔桥,桥长25米,宽7米,中孔券顶部雕戏水兽(图4),两侧各雕游龙2条,东西两侧孔券顶部雕戏水兽,两侧雕缠枝花,雕刻精细,别具匠心,既突出了其实用性,又不失美观与雄伟。

  南开河石桥

  (图5)

  南开河石桥(图5),位于磁县磁州镇南开河村西,西接县城。始建于明代,桥为青石质三孔桥,桥面宽6.3米,长24米,南北两面桥洞券顶部均雕一戏水兽。

  石桥村石桥

  (图6)

  (图7)

  (图8)

  石桥村石桥位于磁县花官营乡石桥村东(图6),始建于明代。石桥呈东西向,为青石质五孔桥,三大二小石拱,桥券中部为吸水兽首(图7)。桥长28.8米,宽6.1米,南北两侧各有20根石柱,14座石狮(图8),形态各异,造型活泼,中间为2座佛坐像,两侧为莲花型佛座,2座石猴;桥栏板上雕有莲花、波浪、仙鹤、鹿、卷云等多种图案。

  张庄桥

  (图9)

  处于滏阳河上游的张庄桥(图9),现位于邯山区马庄乡张庄桥村内,建于明代,道光年间重修时更名为通济桥。明清时期为冀南的重镇,集市繁荣,贸易发达,既是邯郸通往西南各县的重要通道,又是重要的滏河码头,从上游峰峰等地运送煤、瓷器的货船,顺着滏阳河直达天津。河流两侧的村落就是在那时发展起来的,并以桥而得名。

  (图10)

  张庄桥跨径20米,为单拱石桥,两侧各对称一个小拱,石桥东西全长24米,宽8米,高约7米。北侧栏板上刻有“通济桥”(图10)三个浑厚苍劲的大字,桥两侧各有望柱16根,栏板15块,券中部上方各雕一个面目狰狞的镇水兽,栏板上雕刻精美,图案逼真。

  柳林桥

  (图11)

  (图12)

  柳林桥(图11)现位于丛台区柳林桥村西,因两岸绿柳成荫而得名,始建于明代,是当时通往肥乡、曲周等东部县的交通要道。桥为双曲三孔石桥。桥长25.5米,宽7.5米,中间石券上雕有一个吸水兽,兽头伏向水中。券上的栏板上阳刻“柳林桥”(图12)三个大字,桥面两侧各有12根石柱,上端雕有狮、猴、寿桃、佛像等造型,1997年重修时仍保留了明代的风格。2015年古桥东北侧矗立了书有“柳林桥”三个大字的石碑,碑阴刻有《柳林古桥修缮记》。

  北苏曹桥

  (图13)

  北苏曹桥(图13)现位于丛台区北苏曹村内,是当时由山西通往山东的必经之地。据说苏曹之名就是复苏水上漕运之意。

  (图14)

  明清时期苏曹是邯郸最重要的航运码头,吸引着众多外地客商来此经营,因而沿河设有许多货物转运栈,也带动了此地旅馆、餐饮、食盐等行业的发展。北苏曹石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道光年间重修。石桥为五孔单曲桥,由3个大孔和2个小孔组成,长28米,宽6.45米。桥两侧设有石栏板、扶手,立柱上雕有狮(图14)、仙桃等各种造型的石兽,文革中遭到部分破坏,现存桥为1986年重修,但仍保留了原有的风格。当地留有这样的民谣:“桥西有座河神庙,滏阳河里行舟船”,说明在桥西有座河神庙。

  刘庄桥

  (图15)

  刘庄桥(图15)位于丛台区刘二庄村内,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民国时期重修,为三孔石拱桥,桥长23米,宽7米。石桥中间的石券上雕满了各种花纹,顶端雕有伏身吸水的兽首。桥上有石柱及石栏板,居中的栏板外侧刻有“通济桥”三个黑体大字,并有年代落款。1968年拆除旧桥重修,当年古貌已荡然无存。

  广清桥

  永年境内的广清桥,位于广平府故城南2.5公里的南桥村一带,原为木桥,明弘治年间,居民史祥者将其改为石桥,该桥于嘉靖二十三年倒塌后重修,嘉靖二十九年再次重修,今已不存。

  弘济桥

  (图16)

  (图17)

  永年境内的弘济桥(图16)位于广府古城东一公里处,东西横跨滏阳河,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石拱桥之一,由于其结构造型与赵州桥基本相似,被誉为赵州桥的“姊妹桥”,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年代应在元代之前,碑文记载明万历十年重修。取名为“弘济桥”,一种说法是修桥时,四面八方,捐金援人,“弘济者广泛救助也”。另一种说法是弘济桥原是冀鲁两省交通要塞,上达磁邯,下通津卫,行旅通商极为方便,谓之“其功甚宏,其利甚济,”所以名为弘济桥(图17)。

  弘济桥全部用石块、石板砌成,在大券两边各负两个小券,桥面长48.9米,宽6.8米,桥面两侧各有18根方形望柱,望柱顶端有7个狮子、8个猴子、中间1个牦牛、另外两个是仙桃和石榴,桥两侧栏板上刻有大量精美花纹,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桥面石板上有大量古生代奥陶纪时期的角石类、三叶虫等化石,纹理清晰。

  古桥是邯郸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存,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着社会历史变迁的轨迹。一座座古桥虽历尽沧桑,却风韵犹存,它承载着沉重的历史,横枕着的不尽的流水,见证着邯郸的过去,向后人诉说着流逝的岁月。

  (图文/王兴)

  来源:邯郸发布

资讯 视频 文化 科技 体育 娱乐 旅游 原创 财经 美食 分类 人才招聘 汽车 建材家居 房产 返回首页 视频

地址:邯郸市水院北路甲23号 客服热线:400-707-4888 经营许可证:030030号
邯郸之窗  www.hdzc.net  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在线交流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010-82615762 通信管理局ICP证:冀B2-20080045 冀ICP备12015509号-4